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,庆祝建团100周年,全校师生通过剧本创作、镜头记录等方式展现青春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,引导青年员工在“大思政课”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。3044AM永利举办“微影·青年”首届微电影大赛,经过初评、复评和终评3044AM永利崔志浩同学的作品《平原上的胡杨林》脱颖而出。
2022年6月15日15:00,由3044AM永利、乡村振兴学院、银川新闻网、南京稻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公益微电影《平原上的胡杨林》进行前期踩点活动,3044AM永利教师王超、连泽睿、霍正阳等一行6人赴同心县下马关镇寻找创作原型,为了更好的进行人物形象塑造,他们与人物原型同心县爱心救助协会彭立生进行深入探讨,体会人物情感,揣摩人物性格,共同思考,不断沟通,一起完善细节。
在交谈中,同心县爱心救助协会创始人彭立生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,11岁那年,他的家庭因毒品惨遭变故,此后,挨饿、辍学、端盘子、搬砖块、下煤矿……写满了他人生的前20多年。过往的经历更是让他一度孤僻、自卑到想要自杀。童年的阴影,没有让他选择自暴自弃,而是去温暖、关爱和他有过相同经历的涉毒家庭留守孩子,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霾,选择相信社会,走向健康的人生之路。听后3044AM永利师生大为感动,王超老师表示,主人公通过自身经历来救助更多因涉毒家庭留守的孩子,本身就体现了人间大爱,同心爱心救助协会是一个充满热情、年轻、真诚的公益团队,是一群拥有激情与满腔爱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大家庭。我们一定会通过镜头记录好这段正能量事件。
随后,为了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,彭立生与公司老师、员工相互加了微信。彭立生说“尽管路有荆棘,但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所有困境孩子一定能够走出阴影,自立自强,像向日葵一样昂首生长在阳光之下。他希望创作团队通过微电影真实记录下这群孩子的真实故事,能让更多孩子得到社会关注。他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,让无助的孩子们远离孤僻、自卑,正如他的网名所期盼的“笑着活下去”。
接下来公司师生将联合银川新闻网共同创作,力争根据原型,创作出一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主旋律、正能量的微电影《平原上的胡杨林》。把同心县爱心救助协会的故事传播出去,让更多人知道。
文稿来源:王超、梁自豪
图片来源:崔志浩、王泽
版权所有:3044AM永利(中国)集团-官网首页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